西咸新区法院开展“和鸣·悦读”活动书香润心

来源:陕西法制网 时间:2025-08-18 14:22:17 阅读量:

8月14日,七河之滨的西咸新区法院内墨香浮动,思想的火花在交流中跃动。作为深化“文化融院”战略的重要载体,“和鸣书研社”首期“和鸣·悦读”活动正式启幕。分党组书记董刚出席并致辞,书友们齐聚一堂,以书为媒共赴这场法治与人文的相遇,见证法院文化品牌的崭新启航。

成立启航:

以和为贵,以鸣求通

“‘和鸣’二字,藏着司法的温度与智慧。”活动伊始,董刚同志在致辞中深刻阐释书研社的精神内核,“‘和’是司法的终极追求,是每一次调解中化解矛盾的耐心,是每一份判决里守护公平的坚守;‘鸣’是成长的路径,是青年干警以笔墨明志、以思辨探理的姿态。”

强调,书研社既是干警滋养心灵的精神家园,更是法院高质量发展的文化引擎——根植千年文化沃土,回应新时代司法队伍建设需求,通过阅读积淀专业根基,以交流淬炼综合素养,用思辨激发集体智慧,最终让法理与人文的交融,为公正司法注入持久动力。董院长寄语全体干警:“在‘悦读’中沉淀初心,在‘思辨’中磨砺锋芒,让‘和鸣’之声奏响西咸法治的和谐乐章。”

书友分享:

四本佳作引共鸣,法理人文共辉映

“悦读”环节中,四位干警带来的分享兼具思想深度与实践温度,引发在场者的强烈共鸣。

 

审管办郭菲以陈少文教授《写给年轻法律人的信》为引,直击法律人的精神内核:“书中最动人的,是对‘提灯者’角色的诠释——法律人见过黑暗,却不能沉沦于黑暗,而要在黑白交界处守住光明。”他结合审判实践感慨,这份“向光而行”的信念,恰是司法工作者对抗疲惫、坚守初心的力量源泉。

 

综合庭王喆分享的《了凡四训》,让传统智慧照进当代生活。“‘改过、积善、谦德’六字,看似是修身箴言,实则与司法者的自我要求高度契合。”他谈到,书中“命自我立”的觉醒,正如法官在个案中坚守公正、拒绝“躺平”的担当;“日日知非”的修持,恰似办案中不断复盘、精进业务的态度,字里行间皆是对“主动作为”的深刻注解。

 

政治部陈潇坤从马伯庸《长安的荔枝》里读出职场智慧:“李善德将不可能的任务拆解落地,靠的是专业精进与资源整合——这与我们破解复杂案件的思路如出一辙。”她举例,面对批量纠纷时,干警们同样需要拆分节点、协同作战,“书中‘不独功’的道理,更提醒我们在团队中既要冲锋在前,也要懂得共赢。”

 

民二庭丑程瑶带来的《古代和田》,则打开了一扇文明对话的窗口。“尼雅遗址的佉卢文木牍与汉简并置,恰似不同法律文化的碰撞。”他认为,司法工作者既要深耕本土法治实践,也要以开放视野看待多元治理经验,“正如书中绿洲文明的兴衰,提醒我们在传承中创新,在坚守中包容。”

分享结束后,干警们围绕“法律人的精神底色”“传统智慧与现代司法的衔接”等话题展开热议,现场掌声与沉思交织,尽显“和鸣”之意。


编辑:赵佳欣

责编:雪云

审核:姚启明

操作选项

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

宽屏阅读

打印文本

分享
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