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南小伙离家十载骨肉牵肠 西安雁塔警方倾力寻人一朝团圆

来源:陕西法制网 时间:2025-08-15 10:18:35 阅读量:

“太感谢了!我们怎么也没想到,十年未见的亲人能这么快找到!西安民警办事效率太高了,你们是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!”8月13日上午,河南的张先生叔侄捧着一面印着“警德高尚 仁心助民 寻回至亲 情深义重”的大红锦旗和感谢信,走进西安公安雁塔分局明德门派出所,紧紧拉着民警的手,不住地重复着谢意——就在前一天,民警用一天一夜的时间,帮他们找到了失联十年的亲人张新(化名)。

时间拉回8月11日下午,明德门派出所的值班室里来了两位神色焦急的访客。张先生和叔叔从河南赶来,一进门就红了眼眶:“民警同志,求你们帮帮我们,找找我弟弟张新吧,他已经十年没消息了!,现在母亲病重,非常想见他一面!”

原来,2015年,29岁的张新从河南洛阳离家后辗转多地,2016年彻底与家人失去联系。这些年里,家人从未放弃寻找:向当地警方报警、四处张贴寻人启事,却始终杳无音信。2023年,患有老年痴呆的父亲病情加重,总在病榻上念叨张新的名字,直到离世都没能再见儿子一面,成了全家的遗憾;2024年4月,母亲突发脑梗,抢救后平时只能靠鼻饲维持生命,总用微弱的声音说:“想见小新”——这份牵挂,成了张先生叔侄跨越千里来西安寻人的全部动力。

“有人说2022年冬天,在西安雁塔区新八里村附近见过他,不确定准不准,但我们实在没别的线索了。”张先生的话里满是期盼。

接到求助后,明德门派出所领导非常重视:“一定尽全力寻找!”很快,由副所长张晨、民警张银涛带队的专班迅速成立。大家先从张新的身份信息入手,查询其是否在西安办理过居住证,结果一无所获;又顺着“新东八里村活动”的线索,通过技术手段反复比对轨迹——终于,一条关键信息跳了出来:张新近年在大雁塔、东八里村一带多次出现,尤其在西八里村活动频繁。

“他大概率租住在八里村!”这个发现让专班民警精神一振。张晨当即带领民警缩小范围,从8月11日下午开始,对西八里村的小招待所、小旅馆挨家挨户走访摸排。夏夜的村子里,民警的脚步从午后走到深夜,连续排查近50户后,8月12日晚上终于在一家小旅馆的住宿登记中看到了“张新”的名字。经核对信息,正是张新本人。可老板说,张新上夜班还没回来。

民警立刻把消息告诉张先生叔侄,电话那头的两人激动得说不出话——十年寻亲路,竟在西安民警的帮助下有了眉目。那个晚上,张先生和叔叔几乎没合眼,老家的亲朋得知消息,也纷纷为西安警方的高效点赞。

8月13日一早,在民警的带领下,张先生叔侄站在了张新的出租房门前。门开的瞬间,张新看着眼前熟悉又陌生的亲人,愣了几秒后,三人大哭相拥——十年的牵挂、思念、遗憾,都化作此刻滚烫的泪水。

“我2015年离家后先去了宝鸡,后来手机丢了就断了联系。想着混出个样子再回家,可一直没起色,没脸联系你们……”张新哽咽着说,他从不知道父亲已离世,更不知道母亲病重盼他归。当听到家人十年如一日的寻找,他红着眼眶反复说:“我错了,早该回家的。”

当天,张先生三人就买了返乡的火车票。临行前,张先生再次握住民警的手:“是你们让我们一家人少了遗憾,西安警察,我们记一辈子!”

锦旗和感谢的背后是民警为民寻亲的担当和执着,更是“别人关心你飞得高不高,亲人只关心你飞得累不累”的真切写照——这场跨越十年的团圆,因亲情牵挂而真,更因为民责任而暖。

编辑:侯宜均

责编:马 宁

审核:姚启明

操作选项

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

宽屏阅读

打印文本

分享
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