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陕西法制网 时间:2025-07-02 22:08:19 阅读量:
近日,在西安未央区综治中心未央法院诉讼服务分中心,一场由退休法官参与调解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圆满落幕。这场调解不仅化解了双方当事人的矛盾,更为深陷困境的小微企业点亮了希望之光,成为基层社会治理中践行“枫桥经验”、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实践。
借款逾期引纠纷,企业困境陷僵局
原告银行与被告某公司曾签订《小微企业微捷贷借款合同》,约定原告向被告发放20万元短期流动资金贷款,用于企业生产经营。因上游企业长期拖欠款项,致使被告经营陷入困境,未能按时还款。原告发送《贷款到期通知书》催要,被告无力偿还,最终原告诉至未央法院。
退休法官巧调解,情理交融破难题
6月20日未央区综治中心启用,未央区法院同日入驻并设立诉讼服务分中心。为了让双方当事人少跑腿、高效解决纠纷,经双方当事人同意,未央法院将案件委派至交通更为便捷的区综治中心,由驻区综治中心的退休法官宋爱玲作为调解员开展先行调解工作。6月27日上午,在区综治中心调解室内,退休法官充分发挥其丰富的审判经验和法律专业知识,在确认案件事实清晰、被告对原告主张无争议后,她将目光聚焦在被告的资金困境上,精准把脉案件症结。退休法官化身“知心人”,用通俗易懂的语言,从中立第三方的角度,对案件进行了风险评估,引导银行从长远利益出发,给予企业“重生”的机会。
在退休法官的不懈努力下,原告代理人主动表示愿意为被告企业其他债权实现提供法律帮助,助力被告小微企业盘活资金,被告负责人同意了原告提出的和解方案,双方顺利签订和解协议。原本在诉讼中处于对立地位的双方,在签完协议后握手言欢,现场氛围也逐渐转为温暖与和谐。
携手共筑新希望,多元治理显成效
调解结束后,被告负责人表示,将委托原告律师帮其公司追偿债权,全力兑现调解协议中的还款承诺;原告代理人也郑重承诺,会不遗余力地帮助企业走出困境,助力企业重获新生。
这起案件的成功调解,是退休法官发挥余热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生动写照。他们将丰富的司法经验与调解工作相结合,以专业、耐心和温情化解矛盾,真正实现了“案结事了人和”。不仅保障了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,更为小微企业争取了喘息和发展的机会,维护了区域金融秩序的稳定,为小微企业营造了良好的融资和发展环境。
下一步,未央法院将继续积极践行“枫桥经验”,积极参与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,吸纳更多退休法官、乡绅贤士等参与到多元解纷中,将矛盾纠纷最大化化解在前、化解在基层,实现矛盾不上交、平安不出事、服务不缺位,推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区域社会治理新格局。(冯浩)
编辑:赵佳欣
责编:郑黎波
审核:姚启明